建国初期,国内为数很少的制药企业均以制剂为主,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此中药品包装全部是手工操作,所用包装质料也都是由一些小厂、小作坊用极其简略、原始的方式生产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化学药品包装渐渐开动手工操作,开始围绕制剂包装和药用玻璃生产两个主题研制出不少简略实用的机械装备,为药品包装提供了最根本的包装质料。
到1980年,一批药用玻璃、橡胶塞、硬胶囊壳、药品包装机械等生产企业鼓起,为我国药操行业的发展必要提供了大量的包装物料和包装配置。但从总体上看,在产品质量和技能水平等方面距离国际水平还相差很远。为渐渐变革落后状态,1983年,国家医药办理局制订新的发展规划,把推广新技能、新工艺、新质料,逐步变革我国药品包装用质料、容器布局作为重点,淘汰或渐渐淘汰天然橡胶等落后的产品和包装情势。重点引进外洋先进配置和自行研制先进的药用玻璃机械、硬胶囊壳生产配置,发展易折曲颈安瓿、合成橡胶塞、塑料瓶、复合质料、机制硬胶囊壳等新型包装质料和容器。
“八五”时期,为加快药用包装质料、容器加载换代,淘汰落后包装质料、容器,新建、扩建和改革了一批硬胶囊壳、药用塑料瓶、药用铝箔和丁基橡胶塞等生产企业,使我国新的药品包装用质料、容器的生产本领得到了很大增长,技能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从1992年4月1日起,原国家医2006年7月药办理局对生产直接打仗药品的包装质料、容器的企业实施了生产企业允许证制度。已能生产玻璃容器、塑料容器、金属容器、陶瓷容器、复合质料、明胶硬胶囊,以及盖、塞、垫片、封口膜片等七大类43种产品,产量、品种根本能得偿所愿制药工业的必要。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沈登乐认为:随着医药包装的重要性渐渐被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了解,加之医药工业和科学技能的不停发展,我国药品包装产生了巨大变革,特别是革新开放以来,更是不停地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